每个男娃都要割包皮?医生:不是的!但这5种情况得割!
到了暑假,儿科又迎来了一波“收割鸡(季)”。

有位家长说,她在网上看到不割包皮会对孩子有各种危害,下班回去给娃洗澡的时候,对着孩子“鸡鸡”仔细端详,总感觉不太对劲。
心里一直放心不下,上网查了下,一堆眼花缭乱的广告弹出来,宣称割了还能来个“微调”。
甚至有位狼人家长,竟想自己亲自上手给孩子割包皮。

虽说割包皮是个常规的小手术,但毕竟是在命根子上动刀,这可不是一般人可以驾驭的。
既然有家长问了,那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一聊,到底怎样的包皮才要割。
包皮,该不该切?
包皮,顾名思义就是包着“丁丁”的那层皮,既然是与生俱来,那就肯定有它的用处:
1
保护
像眼皮一样,包皮可以使“丁丁”保持柔软、湿润,调节适合的温度。
2
免疫
包皮的腺体分泌溶酶菌,特异的上皮细胞分泌免疫球蛋白,能抗细菌、抗病毒。
那,为啥还要割包皮?
那是因为包皮有可能“包过头”了!

包皮分为三种类型:包皮正常、包皮过长和包茎。
其实大部分情况下,包皮都是不用割除的。
即使出现了病理性包茎,医生一般也会根据情况,先采取包皮扩张的方法(即保守治疗)进行治疗。
包茎或包皮过长的危害:
发育“短”人一头还易感染
1
阻碍阴茎发育
青少年包皮过长,尤其是包茎,会束缚阴茎头的发育,成年后阴茎头可能会偏小。
2
影响排尿
如果包皮口过于细小,排尿时包皮被尿冲起一个小包,会导致排尿不畅,长期以往会引起膀胱功能下降,尿液沿输尿管返流,容易引起反复的尿路感染。

3
存在潜在危险
包皮垢会长期蓄积在包皮内,容易滋生细菌,引起包皮龟头炎,出现瘙痒不适、异味、红肿疼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引起包皮粘连,长期反复感染还存在阴茎癌的风险。
由此可见,包皮的不合适不仅会影响生理发育,短人一“头”不说,还会导致阴茎炎症,甚至可能致癌,严重影响夫妻生活。
如何切?需要见“鸡”行事
1、首先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正确区分患儿是否是包茎或包皮过长,是否伴有炎症感染;
2、学龄前(3-6岁)患儿因配合度问题多需住院,在麻醉下手术治疗,6岁以上患儿可门诊手术,当日可回家;

3、目前适用的包皮手术方式有:
(1)传统包皮环切手术;
(2)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手术。
手术方式要根据阴茎的发育程度及是否伴有包皮炎症的情况来选择。
术后注意事项
“三分医疗,七分护理”,正确的护理对术后的康复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术后护理注意事项:
1、术后注意观察伤口是否有渗血。术后2天可将外层弹力绷带拆除,及时换药,观察切口恢复情况。
2、术后请按医生指导下适当休息,注意局部卫生和消炎处理,不能进行剧烈活动,以免纱布或绷带松脱出现,一旦出现严重的出血和血肿,请及时返院处理。
3、术后穿宽松裤子,勿压迫伤口。
4、术后须清淡饮食,忌酒和辛辣食物,适当补充肉、奶、蛋、禽等高蛋白食物促进伤口愈合。

5、术后3天内尽量卧床休息,儿童避免剧烈活动造成伤口出血或包扎松脱,成人术后60天内禁性生活。
6、术后换药遵医嘱,如伤口有渗血、敷料污染时需及时换药。
7、术后缝合钉会自行脱落,一般7~10天开始脱钉,30内全部脱完,特殊情况个别钉子超期未脱落可返院拆钉处理。
8、术后若偶遇特殊情况:伤口持续出血、排尿困难、阴茎水肿等情况,请及时与医生联系处理。
赶紧转发、点赞、收藏备用!
祝愿每个孩子都能远离疾病
健康快乐成长!

下一篇:有一说一,男生都要割包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