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无法自愈,必须手术才能治疗吗?
本文已帮助人 日期:2023-11-20 09:58 来源:石狮现代医院 字体大小【小】【中】 【大】
俗话说,老鼠天生喜欢打洞。而“老鼠偷粪”就是直肠、肛管与肛周皮肤之间开了一条洞,有这个洞作通道,分泌物、脓液、甚至粪水就容易从中渗出,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它的真名叫肛瘘。
不少青壮年人经常吃火锅烧烤+啤酒炸鸡,他们发现肛周发红、肿胀疼痛
甚至流脓、瘙痒,长期用药无效、常常感到焦虑……这有可能是肛瘘。
肛瘘,是肛门直肠瘘的简称,是肛管或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之间的异常感染性瘘管,多为肛门直肠周围间隙脓肿破溃或引流后形成,是一类发病率较高的肛肠疾病。肛瘘一般由内口、瘘管、外口三个部分组成。
大部分肛瘘是由于肛腺感染形成肛周脓肿,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形成的。少部分肛瘘是由于特殊原因导致,如克罗恩病、特殊感染、创伤、恶性肿瘤等。

其主要症状是局部反复流脓、疼痛、瘙痒,沿外口可触及条索状物通向肛门。
(1)早期症状:多数存在发冷发热,肛门周围发红,肿胀,跳痛,食欲差,大便秘结,坐卧不宁等;
(2)反复脓性分泌物的排出:不断排出脓血性分泌物是肛瘘最常见的症状。新生成的瘘管排出的分泌物较多,脓液黏稠,黄色,味臭;用力排便时,有时可有气体甚至是粪便从外口排出,时间长久的肛瘘,分泌物较少,分泌物白色,稀淡如水。
(3)疼痛:没有任何的炎症时,并不会有明显的疼痛感,局部会有不适和发胀感;肛瘘感染有炎症或脓液积存在管腔内时,局部可能会有肿胀疼痛。
(4)瘙痒:肛周皮肤受到肛瘘的分泌物刺激时,感觉到瘙痒。
(5)全身症状:大多数肛瘘无全身症状,肛瘘侵犯范围较大较深时,有很多支管和外口,反复发生炎症和脓肿者,身体羸弱,便秘,排便困难。
Parks肛瘘分类法按照瘘管走行与肛门括约肌的关系进行分类:
Ⅰ型:括约肌间瘘,主瘘管由内口穿过内括约肌,再经过内外括约肌间平面到肛周皮肤,部分支管可沿括约肌间平面延伸;
Ⅱ型:经括约肌瘘,主瘘管由内口穿过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经坐骨直肠窝到达皮肤,瘘管高低决定其累及括约肌的程度;
Ⅲ型:括约肌上瘘,主瘘管经内口穿过内括约肌,再经括约肌间平面向上越过耻骨直肠肌,然后向下经坐骨直肠窝到皮肤;
Ⅳ型:括约肌外瘘,内口位于肛提肌平面的上方,瘘管穿过肠壁及外括约肌深部,然后经坐骨直肠窝到达皮肤。

很多人忽视了或者以为涂点药就好了,却不知肛瘘一旦形成就无法自愈,如果肛瘘没有进行治疗,分泌物有可能会堵塞瘘管,或肛周皮肤先愈合,不再出现流脓,让很多人以为是自愈了。其实并没有,内口并没有愈合,又会在身体的另外部位形成一个“隧”道,进而出现多个“隧”道,形成复杂性肛瘘,治疗起来非常困难。
最后,肛瘘长期不愈合,长期刺激肛门,甚至可能引起癌变。因此,肛瘘最终几乎都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治疗。
肛瘘的手术方法有很多,包括瘘管切开术,肛瘘切除术,挂线疗法,肛瘘填塞术,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 (TROPIS),改良Parks松挂线术,改良Hanley术等等,术前根据患者病情及肛周磁共振的显影,选择不同的治疗手段。
(1)因为肛瘘部位是感染伤口,瘘管切除之后,所以伤口不会直接缝合,而是将伤口敞开,让坏死物及分泌物能够排出来。如果完全缝合了,会导致里面炎性分泌物和组织液无法排出,导致愈合困难。
(2)肛瘘越拖延越有复杂的倾向,瘘管会延长、增多,如果牵涉肛门括约肌比较多,拖延手术后,还可能对肛门功能造成极大影响,并且复发概率增加,增加做多次手术的风险。
(3)肛瘘是一个慢性反复性的炎性刺激,长期下去可能导致肛管皮肤或者直肠恶变。此外,这个不定时的“炸弹”有可能因再次感染而加重,为根治性手术带来困难,而一旦拖延成坏死性筋膜炎,是有可能危及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