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高湿,警惕“痔疮”来犯
“咋样,屁股还在流血没有?”
“没有了,好点了,你呐,还痛不痛?”
“还可以,没以前恼火。”
别想歪了啊,这是痔疮患者之间的对话。
夏天到了,烧烤、夜宵、冰饮料、吹空调也成为人们消暑的“好伴侣”。
高温湿热天气加上刺激性食物的“加持”,为痔疮创造了活跃的“温床”!
痔疮,最常见的肛肠疾病,是由于肛管或直肠下端的静脉丛充血或瘀血并肿大而形成。
痔疮的分类
内痔
位于齿状线以上,即直肠下端,一般不会经肛门缘露出,严重者可脱出。
外痔
位于齿状线以下,即肛管内,常常在肛门缘可以摸到痔赘,患者会感觉肛周疼痛、肿胀、异物感和瘙痒。
混合痔
在齿状线附近,由内痔、外痔静脉丛曲张并相互吻合贯通形成,同时具有内、外痔特征。
1.不良排便习惯:排便用力、长时间排便等。
2.慢性疾病:长期腹泻或便秘,慢性心脏病或肝脏疾病。
3.饮食习惯:低纤维饮食。
4.其他:经常抬重物、妊娠、肥胖等。
直肠指检:是外科门诊常用的一种检查的方法,它的优点是方便、简单、无损伤,能早期发现直肠和肛门疾病。
肠镜检查:是一种直接观察肠道内部情况的重要手段,医生能直观发现息肉、溃疡、肿瘤等病变,并同步取样或切除可疑组织,是诊断肠道疾病的金标准,更是早期发现结直肠癌的关键手段。
肛门镜检查:主要用于检查肛门、直肠下段病变,能直观观察黏膜异常,帮助诊断痔疮、肛裂、肛瘘、直肠息肉等疾病。
1.对于无症状的痔疮,不需要治疗。
一、调整饮食习惯,保持肠道健康是关键
1.增加膳食纤维
(1)多吃蔬菜(如菠菜、芹菜)、水果(如苹果、香蕉)、全谷物(燕麦、糙米)等,纤维可软化粪便,减少排便时对肛门的摩擦。
(2)建议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
2.多喝水
每天饮水1500-2000毫升,避免粪便干结。晨起空腹喝一杯温水可刺激肠道蠕动。
3.少吃刺激性食物
避免过量辛辣(如辣椒、咖喱)、酒精、油炸食品,减少对肛门黏膜的刺激。
二、改善生活习惯,减轻局部压力
1.规律作息
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维持肠道功能正常运转。
2.控制排便时间
每次排便不超过5分钟,避免久蹲、用力过猛。如厕时不要玩手机、看书,防止肛门充血。
3.保持清洁
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或选择柔软无香型纸巾,减少摩擦损伤。
三、加强运动锻炼,促进血液循环
1.每日适量活动
久坐或久站每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可做深蹲、散步等,避免肛门静脉淤血。
2.提肛运动
每天做3-5组,每组收缩肛门10-15秒后放松,增强括约肌弹性,改善局部血流。
3.避免剧烈运动
如举重、长时间骑行等可能增加腹压的活动需适度。
1.控制体重:肥胖会增加腹腔压力,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2.避免久坐久站:办公族可准备软垫减轻臀部压力,司机等职业需定时下车活动。
3.及时就医:若出现肛门瘙痒、疼痛、出血等症状,尽早到肛肠科检查,避免拖延加重病情。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