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是肾结石高发期!这3个伤肾习惯,你还在继续吗?妙招帮你降降火!
秋阳高照,肾脏如同精密的滤网,悄然承受着高温与脱水的双重考验。预防肾结石的关键在于为身体构筑一道清凉屏障:让充足的水流冲刷代谢废物,像山涧清泉保持溪床洁净;饮食选择如同筛选合适的建材,避开易结晶的“原料”;适度运动则似春风拂过,促进机体代谢平衡。这些简单却重要的习惯,能让您的肾脏在夏秋时节依然轻盈运转。
夏秋季对肾脏健康的主要威胁有哪些呢?
肾脏是人体内重要的“清洁工”,对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人体产生过多“垃圾”,肾脏超负荷工作,必然威胁人体健康。初秋时节仍高温高湿,一方面人们出汗多,喝水不及时,体内缺水明显;另一方面,冷饮,啤酒,炸串等是人们的“宠儿”,饮食不节制,加重肾脏负担;再者,夏秋季懒得活动,久坐等不良行为习惯,对我们的肾健康构成一定威胁。以下是夏秋季主要威胁如下:
肾结石是肾脏的夏季“头号”威胁分子
肾脏是人体排毒、尿液形成的器官,如果尿液中结石成分多,可形成结石。结石会堵塞人体“排水渠”,引起代谢废物蓄积,导致炎症和肾功能损害,威胁人体健康。
夏秋季泌尿系感染,不容小觑
夏秋季湿热,人体私密处容易滋生细菌,加上饮水排尿不及时,容易出现感染。尤其是女性,因生理原因更易出现泌尿系感染。
夏秋季痛风高发,肾损害大
夏秋季傍晚与好友聚餐,最爱莫过于啤酒配烤串。然而,酒足饭饱之后加大了我们肾脏的工作强度。进食过量高嘌呤食物,超过肾代泄能力,导致体内尿酸升高,肾功能受损,日积月累引发痛风及尿酸结石。高尿酸血症还可诱发心脑血管病。
如何预防夏秋季肾结石的形成?
夏秋季是肾结石的高发季,注意以下行为,可以有效预防肾结石形成:
饮食均衡
少吃高嘌呤食物,如啤酒、海鲜、动物内脏等。因为嘌呤类食物在体内代谢形成尿酸,尿液中尿酸含量过高会形成尿酸结石,此外还会引起痛风发作。少吃富含草酸的食物,比如菠菜、浓茶等,不能过量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维生素C在体内代谢形成草酸,尿液草酸浓度过高,容易和钙结合形成草酸钙结石,引发肾绞痛、血尿等症状。进食富含草酸类蔬菜前应先焯水去除草酸再食。
避免久坐不动、憋尿
憋尿导致尿中杂质沉积,日积月累就形成结石。久坐不动会使下肢血液循环减慢,影响肾脏灌注,进而影响代谢废物排出。尤其是司机、美容美甲等服务行业人员,要注意根据工作情况灵活调节排尿,利用工作间歇多活动,例如跳绳、跳操等,有助于预防肾结石
保持个人卫生,勤换内裤,多喝水勤排尿
保持尿道口卫生可以防止细菌侵入,喝水排尿能够稀释尿液,冲刷尿道,减少细菌滋生。因为细菌可以引发泌尿系统感染,造成尿液碱化,进而形成磷酸盐类结石
正确的夏秋季补水方法有哪些?
盛夏初秋,火气十足,如何降温祛火,根据五行理论,水可灭火。《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4)》建议成年人饮水量大于2升/天。但实际需求因个体差异、环境条件、活动量等有所不同。日常饮水要有方法策略,尤其夏季更应科学补水。以下是为您科普的3个实用补水方法:
把握饮水时机,养成良好饮水习惯
① 晨起先喝1杯水(100-200毫升),可以唤醒身体,促进大脑活跃;稀释血液,促进血液循环;还能促进胃肠蠕动,排除体内毒素。
② 俗话说“饭前先喝汤,身体不被伤”,是有科学道理的。饭前适量喝水,能增加饱腹感,利于控制体重,清洁胃肠道,为消化食物准备。饭后喝水则有助于促进食物消化。
③ 上、下午工作间歇期饮水,能够缓解疲劳,加快新陈代谢,促进大脑活跃。
④ 运动后休息片刻再饮水,如果运动后立即喝水,会使相对静止的胃肠道即刻加强蠕动,可能引起恶心、腹痛。此外,饮水避免过冷过热,以免影响胃肠道功能。
注意饮水量
夏秋季天气炎热,大量运动后出汗多,体内脱水。短时间大量饮水,一方面会增加胃肠道负担,出现恶心、腹痛症状,另一方面会使体温快速下降,干扰体温自身调节,出现乏力、头晕等类似中暑表现。运动后建议休息片刻再补水,少量多次补水,每次补水100-200毫升,减轻心脏负担,促进身体恢复。
注意饮水成分
夏秋季出汗多,水分丢失的同时钾、钠等电解质也丢失较多,需要补充含有电解质的运动饮料。单纯大量补清水引起体内水盐代谢失衡,引发恶心、呕吐、肌肉痉挛等不适。另外,只喝饮料不喝水的习惯必须改正。饮料含糖、食用色素、甜味剂等成分丰富,会引起血糖升高,肥胖,加重肾脏代谢负担。
哪些症状提示肾脏出现问题?
肾脏是人体的“排污系统”,当排污系统出现故障,身体会亮起红灯。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可能预警肾脏出现问题:
① 腰酸腰痛:当肾结石形成,堵塞输尿管后会出现腰酸腰痛,结石坎顿肾组织时出现内脏绞痛,疼痛难忍,甚至恶心呕吐。
② 尿路“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下腹坠痛,尿中带血等,这些均提示出现尿路感染,可能由个人卫生差、憋尿、下海游泳等原因引起,建议尽早就医。
③ 出现泡沫尿:尿液中蛋白含量高、尿糖高时,会出现泡沫尿,需要检查尿常规。
④ 颜面、下肢浮肿:这往往提示肾脏代泄功能出现故障,可能是肾炎的表现。
⑤ 血压高:特别是青少年,如有血压高的情况,可能是由肾脏疾病引起,需排查肾脏问题。
肾病患者夏秋季的特殊注意事项有哪些?
慢性肾病患者多数存在肢体浮肿、低蛋白、肌酐高、血钾高、贫血、免疫力低下等表现,此类人群需要规律的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才能延缓病情进展。
首先,作息规律,不可熬夜。熟睡状态下,身体代谢减慢,肾脏负担减轻,利于功能修复。夏秋季要避免贪凉,防止感冒加重病情。
其次,浮肿、低蛋白患者要注意饮水控制,根据出汗、运动、尿量等情况适当补水,避免饮水过多加重肾脏负担,以尿量正常为宜。同时,要避免过度活动,以免尿蛋白排泄增多加重病情。
再者,夏秋季虽瓜果蔬菜丰富,海鲜大量上市,但肾病患者不能贪嘴,不可过量进食富含钾、高糖、高嘌呤、高蛋白食物。建议以低盐低脂,低钾,优质低蛋白饮食为主,如每天进食2个鸡蛋、1袋牛奶、100克瘦肉等。
最后,继发于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肾脏病患者,夏季需要严格控制血压、血糖等原发病因,才能延缓肾脏并发症。
总而言之,人体要适应环境,结合盛夏初秋高温高湿的节气特点,适度调整饮食、作息、行为活动,才能延年益寿。希望大家都能在夏天保护好自己的肾脏,远离肾结石等疾病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