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别让“小石头”变成大麻烦!
天气炎热
提醒大家注意补水!
夏季肾结石高发
若经历腰部剧痛
可能是结石信号~
肾结石是泌尿系结石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国内发病率达到1%-10%。
顾名思义,就是肾脏中形成的小石头,当尿液中存在的钙质、草酸盐、尿酸等浓度过高或溶解度降低时,发生堆积、变硬,就会出现结石。
肾结石种类主要为:草酸钙、磷酸盐类、尿酸盐,少数情况下主要成分为鸟粪石结石和胱氨酸结石。
平时得了结石可以无症状、疼痛较轻、腰部少许酸痛或者血尿;
但要是由于结石移动、喝水等原因肾结石被尿液冲下来进入输尿管或者结石通过输尿管排出的过程中,那就能体会难以忍受的腰痛、腹痛;
其急性发作时疼痛剧烈伴有恶心、呕吐等不适。
所以出现类似症状,不要强撑着,赶紧到泌尿外科就医,通过做B超或影像学检查来确定是不是结石。
结石形成的原因总体是比较复杂,肾结石好发人群:
①有结石家族史的人;
②糖尿病、肥胖、痛风和高血压患者;
③喝水少的人;
④过度的体育运动(包括马拉松赛跑)也可能会增加易感者的晶体尿以及结石风险,但一般的体育运动只要加强补水一般不会增高风险;
⑤慢性腹泻时会出现酸性尿液,持续的酸性尿液(pH≤5.5)会促进尿酸沉淀,导致尿酸结石形成;
⑥做过其他手术的人:比如胃旁路手术、减肥手术、短肠综合征的患者,肠道会对草酸吸收增加,这样就更容易患上结石;
⑦有其他不良嗜好和饮食习惯的人:爱吃辛辣、高脂肪、高蛋白、高嘌呤、高盐的食物,嗜酒,长时间静坐,经常憋尿等;
⑧与职业有关,主要是高温作业、喝水排尿比较少的工作,如工人、交警、司机会多见一些。
所以有以上情况的朋友平时更要多多注意检查。
得了肾结石后一般需要到专门的泌尿外科就诊,需要通过B超等检查来确诊结石的大小、部位、数量等,这样可以指导后面的治疗。
得了结石后最常见的并发症:结石久了除了出现疼痛外,还可能出现感染、发热、高血压、肾积水、肾萎缩、慢性肾功能不全,甚至出现尿毒症,因此得了肾结石要及时的治疗。
患者得了结石一般有下列治疗方式:
大量喝水、适度运动并配合中医中药,大部分可以自行排出。
较大的石头自行排出的可能性明显降低,根据结石病情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软(硬)镜取出。
当石头直径大于20 mm可选择经皮肾镜碎石的方法进行治疗。

手术方式各有利弊,需要专业医生来给出专业的判断看适合哪种手术方式。
结石的复发率高,10年复发率达到50%以上,因此结石预防及生活习惯的调整闲的尤为很重要。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多喝水、多喝水、多喝水!
普通人每天尽可能维持2000~3000ml的饮水量特别是睡前喝200ml水,保持足够的尿量、以稀释尿中的结晶结石并冲刷尿路,排出小碎石。
尽量不喝含糖量高的饮料,少喝啤酒、浓茶、咖啡等,睡前别喝牛奶。
增加适量运动。
以前查出过有小结石自行排出的病人、因为结石做过手术的病人,最好每半年去复查一次。
对普通人来说,每年一次甚至是每半年一次的的常规体检很有必要,一旦检查出有结石,哪怕不疼也得及早就医,由医生给出专业的建议和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