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电话
189 6023 9120

门诊时间
365天24小时无假日医院

当前位置: 主页 > 医院新闻 >

腰突然疼到直不起?小心是肾结石在“搞事”!这些信号别忽视

本文已帮助人    日期:2025-08-30 15:56    来源:石狮现代医院    字体大小【小】【中】 【大】

“疼!腰突然像被刀割一样,直都直不起来,还恶心想吐……”生活中,不少人曾经历过这种突如其来的剧痛,去医院一查,才发现是“肾结石”在作祟。肾里长石头听起来离我们很远,可实际上它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尤其偏爱不爱喝水、久坐的人。今天就来聊聊肾结石的那些事,教你识别信号、科学应对。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肾结石:不是“石头”,是尿液里的“沉淀物”变的

 

肾结石,简单说就是肾脏里长出了“小石头”,成分多为草酸钙、尿酸等——这些物质原本溶解在尿液里,当尿液浓度过高、排泄不畅时,就会像水里的盐结晶一样,慢慢沉淀、聚集,形成大小不一的结石(小的像沙子,大的可能有鸡蛋那么大)。

哪些人容易被肾结石“盯上”?

喝水少、尿液浓缩的人(尿液里的“杂质”更容易沉淀);爱吃高草酸(如菠菜、苋菜)、高嘌呤(如动物内脏、海鲜)、高盐食物的人;久坐不动、缺乏运动的人(尿液流动慢,结石易滞留);有家族遗传史、患有痛风、糖尿病、尿路梗阻的人。

图片
图片
图片

二、腰突然剧痛?这些是肾结石的“典型信号”

肾结石不一定都有症状,很多人是体检时才发现。但一旦结石移动、堵塞尿路,就可能引发剧烈反应,尤其要警惕这几个信号:

 

1. 突发的“肾绞痛”:疼到打滚、直不起腰

这是肾结石最典型的症状。当结石从肾脏掉到输尿管,卡住尿路时,会引起输尿管强烈收缩,导致腰部或上腹部突然出现刀割样、绞痛样疼痛,像被人狠狠拧住,还可能向下腹部、腹股沟、大腿内侧放射。疼痛往往突然发作,一阵比一阵剧烈,让人坐立难安、满地打滚,还可能伴随恶心、呕吐、出冷汗。

 

2. 血尿:尿液颜色变深,甚至带血丝

结石摩擦尿路黏膜,可能导致黏膜破损出血,表现为尿液颜色变深(茶色、洗肉水色),严重时能看到血丝。不过多数血尿用肉眼看不到,需要通过尿常规检查发现。

 

3. 其他“隐藏信号”

结石堵住尿路时间长了,可能引起尿路感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甚至发烧;少数情况下,结石太大压迫肾脏,可能慢慢影响肾功能(但这个过程比较缓慢,早期难察觉)。

图片
图片
图片

三、怀疑肾结石?先做这两件事

 

1. 及时就医,别硬扛

出现突发腰痛、血尿等症状,一定要尽快去医院泌尿外科就诊。医生通常会通过泌尿系B超(简单、无创,能发现大多数结石)、CT等检查明确结石的大小、位置和数量,判断是否需要治疗。

 

2. 根据结石情况,选择治疗方式

小结石(直径<0.6厘米):可能自己排出来。医生会建议多喝水(每天喝2000-3000毫升,相当于4-6瓶矿泉水),多做跳跃运动(如跳绳),同时遵医嘱吃些排石药物,帮助结石随尿液排出。

中等大小结石(0.6-2厘米):可能需要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用冲击波把结石打碎,再随尿液排出。

大结石(>2厘米)或位置特殊的结石:可能需要微创手术(如输尿管镜、经皮肾镜)取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四、预防肾结石,做好这3点最关键

肾结石容易复发,尤其是治疗后不注意生活习惯的人,5年内复发率可达50%。做好这几点,能大幅降低风险:

 

1. 多喝水:最简单也最有效

每天喝够2000-3000毫升水(以白开水、淡茶水为宜),让尿液保持淡黄色或无色。不要等口渴了才喝,睡前、晨起都可以喝一杯,帮助稀释尿液,减少结晶沉淀。

 

2. 调整饮食:少吃“促结石”食物

高草酸食物(菠菜、苋菜、杏仁、巧克力等)适量吃,吃后别马上喝牛奶(可能增加草酸钙沉淀);

高嘌呤食物(动物内脏、浓肉汤、海鲜)要控制,尤其痛风患者,避免尿酸升高形成尿酸结石;

少吃盐(每天不超过5克),低盐饮食能减少肾脏对钙的重吸收,降低结石风险。

 

3. 动起来:别让身体“久坐不动”

久坐会让尿液在肾脏、输尿管里流动变慢,结石容易滞留。每天抽30分钟运动(如快走、跳绳、跑步),不仅能促进尿液循环,还能帮助预防结石形成。

总之,肾结石虽然痛起来“要命”,但早发现、早处理大多能顺利解决。记住:突然腰痛、血尿可能是结石在“报警”,及时就医别硬扛;预防的核心是“多喝水、巧饮食、多运动”。别让肾里的“小石头”变成“大麻烦”,从今天起,先给自己倒一杯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