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电话
189 6023 9120

门诊时间
365天24小时无假日医院

当前位置: 主页 > 医院新闻 >

痔疮偶尔疼还出血,到底要不要治?

本文已帮助人    日期:2025-08-31 15:44    来源:石狮现代医院    字体大小【小】【中】 【大】

痔疮,堪称不少人羞于言说的“隐疾”。那时不时袭来的肛门疼痛与便血,总搅得人心神不宁。擦纸时纸上带血,排便后鲜红的血点滴而下,久坐之后肛门还会隐隐作痛。

这些症状虽不至于危及生命,却如同高悬头顶的“定时炸弹”,令人忧心不已:“这情况会不会愈发严重?”“是不是得立刻去治疗?”

痔疮偶尔疼痛和便血的原因

痔疮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偶尔疼痛多因局部血液循环不畅或排便时粪便摩擦导致静脉丛扩张。

图片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便血情况通常是由内痔黏膜破损所引发,此时排出的血液多呈现出鲜艳的红色,要么附着在粪便的表面,要么呈点滴状落下,这与肠道肿瘤导致的暗红色血便有着显著差异。

引发便血症状的诱因有不少,长期久坐、便秘、偏好辛辣饮食、怀孕造成的压迫或者肥胖等都在其列。

这些因素会使得肛门静脉承受的压力进一步加重,进而导致便血症状反复出现。

举例来说,司机、办公室白领这类需要长时间坐着工作的人群,就容易出现便血问题;而那些喜爱吃辣椒、经常饮酒的人,由于这类饮食习惯会刺激血管扩张,也成为了便血的高发群体。

为何不能忽视痔疮偶发症状

即便疼痛与便血呈间断性发作,也切不可掉以轻心,务必警惕病情悄然进展。

要知道,痔疮无法自行痊愈,只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加重。反复出血极有可能诱发慢性贫血,进而使人出现头晕目眩、浑身乏力、面色苍白等不适症状。

情况严重时,会对日常工作造成显著影响。倘若局部炎症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便可能进一步发展成血栓性外痔,届时会产生剧烈疼痛,甚至让人行走艰难。此外,若痔疮破损,还容易引发感染,一旦细菌侵入血液,就可能导致全身性感染。

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少数情况下便血需与肠道肿瘤、息肉等疾病鉴别,尤其是中老年人若伴随排便习惯改变(如便秘腹泻交替)、体重下降,必须通过肠镜排除恶性病变。

应对痔疮的健康建议

①健康生活习惯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日饮水量达1500-2000毫升,保持每日1-2次软便;

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可做提肛运动增强肛门肌肉力量;

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避免用力擦拭,选择柔软纸巾或湿厕纸。

②及时就医指征

倘若便血症状持续长达一周以上,疼痛程度显著干扰到日常生活,比如连正常的坐立或行走都难以实现;

肛门部位有肿物脱出且无法自行回纳,典型表现为排便后肛门可见紫色肿块;

亦或是同时伴有发热、排便习惯改变等状况,此时务必即刻前往医院就医。

医生会运用肛门指检、肠镜等检查方法,精准判断具体病情。必要时,会采用注射硬化剂、结扎术等微创治疗手段。此类手术具备恢复迅速、痛苦轻微的优点,大家不必过度忧虑。

图片
 
健康提示
 

痔疮偶尔疼痛和便血虽不致命,但需根据症状频率、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干预。通过生活调理多数可控制,若出现加重趋势或伴随异常表现,应摒弃“痔疮是小病”的误区,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早期治疗不仅能避免贫血、感染等并发症,还能降低手术风险,切勿因尴尬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