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得肾结石?得了肾结石怎么办?【石狮泌尿系结石医院】
肾结石患者通常有一个困扰,那就是“我平时身体挺好的,怎么会突然得这个病?”今天,石狮现代医院结石科医生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肾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并不是“突然”形成的,它是在多种因素长期作用下,尿液中的某些物质结晶、沉淀、聚集而成的“石头”。它的形成过程就像海水晒盐,当水分蒸发,盐分就会析出结晶。其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水分摄入不足直接导致尿量减少,尿液浓缩会导致尿液中各种成分(如钙、草酸、尿酸)浓度增加,容易形成结晶。因此,长时间少喝水、低尿量会增加结石发生的几率。观察你的尿液颜色,如果经常是深黄色,那就是身体在提醒你该喝水了。
高盐、高糖、高脂肪、高蛋白质、高草酸、高嘌呤的饮食,以及过量摄入碳酸饮料,会增加尿液中的钙、尿酸和草酸盐含量,进而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

“高钙尿症”、“高尿酸血症”的患者由于肠道过度吸收钙,导致尿钙升高,另外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疾病,也会导致钙代谢异常,进而增加患病风险。
如存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海绵肾等先天结构异常,会导致尿液排出不畅,容易发生晶体沉积和结石形成。
1)反复泌尿系感染,某些细菌能分解尿液中的尿素,使尿液碱化,促进磷酸铵镁结石(感染性结石)的形成。
2)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肾结石病史的人,患病风险会更高。
3)某些疾病:如肥胖、糖尿病、消化道疾病(如克罗恩病、肠切除术后)等。
4)药物因素: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钙剂、维生素C、磺胺类等,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一旦被诊断出肾结石,应该怎么办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增加水分摄入,每日保证饮水量在2500-3000ml左右,以稀释尿液中的物质,减少结晶的形成。这是“自然排石”的基础。
2)适量运动,如跳绳、跑步、蹦跳,利用重力促进结石向下移动排出。
3)药物排石:α受体阻滞剂,来松弛输尿管平滑肌,帮助结石排出。
4)对症治疗,如出现肾绞痛,使用解痉止痛药和抗炎药物。

(适用于造成梗阻,或者保守治疗无效以及出现并发症的患者):
1)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体外物理震动排石,利用高能冲击波从体外聚焦于结石,将其震碎后随尿液排出。
2)输尿管镜碎石术(URS):通过尿道插入软镜,直达输尿管或肾脏,用激光将结石粉碎并取出。
3)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在腰部建立一个通往肾脏的微小通道,放入肾镜,用超声或激光碎石并吸出。这是治疗大型结石或复杂肾结石的方法。
改善生活习惯预防结石复发
肾结石的复发率很高,因此,治疗后的预防至关重要。
1)大量饮水,这是预防所有类型结石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
2)合理饮食,避免高油高盐饮食,均衡蛋白限制高嘌呤食物,适度控制草酸的摄入,同时不必过度限制钙的摄入,适量钙质会在肠道中与草酸结合,反而减少草酸吸收。
3)定期复查,即使没有任何症状,也建议每年进行一次泌尿系彩超检查,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最后,了解肾结石的成因并积极采取措施来预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及定期复查,我们才能及时发现和预防肾结石,从而避免对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



闽公网安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