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的不速之客:肾结石——揭秘其成因与防治之道【石狮泌尿结石医院】
在人体精密运行的泌尿系统中,有时会混入一些不受欢迎的“不速之客”——肾结石。这些本不该存在的“小石头”虽其貌不扬,却能引发令人撕心裂肺的剧痛,是急诊室里公认的“疼痛之王”。它们究竟从何而来?又如何在我们体内兴风作浪?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位“不速之客”的神秘面纱。

一、何为肾结石?
肾结石,顾名思义,是在肾脏内由尿液中的矿物质和盐类结晶并逐渐聚集形成的坚硬沉积物。它们的大小形态各异,小如沙粒,可随尿液无声排出;大则可如鸽蛋,甚至形成充满肾盂的“鹿角形结石”,严重阻塞尿路,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二、肾结石的“家族成员”
并非所有结石都一模一样,根据其化学成分,主要分为四类:
①草酸钙结石:这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结石的80%。它们质地坚硬,表面可能光滑或呈尖锐的刺状,与高草酸饮食及尿液中钙含量过高密切相关。
②尿酸结石:表面光滑,质地较软,在酸性尿液中形成。常见于喜食高嘌呤食物(如海鲜、动物内脏)、患有痛风或长期脱水的人群。
③感染性结石:通常由尿路感染引发。细菌分解尿素产生氨,使尿液呈碱性,促使磷酸铵镁结晶析出。这类结石生长迅速,常形成巨大的鹿角形结石。
④胱氨酸结石:较为罕见,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所致。由于肾小管对胱氨酸的重吸收障碍,导致这种氨基酸在尿液中浓度过高而析出形成结石。

三、哪些行为会为肾结石打开方便之门呢?
饮水不足:这是最首要的风险因素。水分摄入少导致尿量减少、尿液浓缩,矿物质极易达到过饱和状态而析出。
饮食不当:长期高盐饮食会增加尿钙的排泄;高糖饮食也会促进钙、草酸和尿酸的排出;过量摄入高草酸或高嘌呤食物更是直接增加了原料供给。
疾病因素: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痛风、反复的尿路感染、慢性腹泻导致脱水等。
家族史:肾结石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

四、它在体内的“破坏行动”:症状一览
当结石安分待在肾盏里时,可能长期“悄无声息”。一旦它开始移动,尤其是卡在狭窄的输尿管里,“灾难”就降临了。
肾绞痛:这是最典型、最剧烈的症状。表现为突发的、刀割样的腰部或腹部剧痛,疼痛常一阵阵发作,并向下放射至下腹部、腹股沟甚至大腿内侧,患者常因剧痛而坐立不安、大汗淋漓、恶心呕吐。
血尿:结石在移动过程中刮伤泌尿管道的内壁,导致尿液中出现肉眼可见或显微镜下才能发现的血液。
排尿异常: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的刺激症状,尤其在结石位于输尿管末端时。若结石堵塞尿道,会导致排尿困难或突然中断。
发热与寒战:这是极其危险的信号!表明结石梗阻已引发尿路感染,甚至可能发展为肾积脓或败血症,必须立即就医。

五、如何“送客”与“严防死守”?(治疗与预防策略)
治疗:依“石”而定
保守治疗:适用于直径小于0.6厘米的小结石。核心是大量饮水、跳跃运动,辅以止痛药和松弛输尿管的药物帮助排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一种无创技术,利用冲击波从体外将结石震碎,适用于直径1-2厘米的结石。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输尿管镜碎石术(URS)(经尿道用激光碎石)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

预防:预防重于治疗
水,是最好的药:保证每日尿量在2000-2500毫升以上,使尿液始终保持清澈或淡黄色。这是既简单、又经济的预防手段。
科学饮食:
☆限盐: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
☆慎食高草酸食物:菠菜、苋菜等食用前先焯水。
☆限制高嘌呤食物:减少动物内脏、浓肉汤、啤酒的摄入。
☆定期体检:有结石病史者,应定期做泌尿系B超。
总之,面对肾结石这位“不速之客”,我们并非束手无策。通过“管住嘴、迈开腿、多喝水”的健康生活方式,就能构筑起坚固的防线,将它们拒之门外,守护泌尿系统的健康与安宁。



闽公网安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