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电话
189 6023 9120

门诊时间
365天24小时无假日医院

当前位置: 主页 > 医院新闻 >

小结石,大危害!泌尿系结石的“隐形杀手”不容忽视

本文已帮助人    日期:2025-10-20 08:57    来源:石狮现代医院    字体大小【小】【中】 【大】

     “医生,我的腰疼得像刀割一样!”今年8月,61岁的王阿姨凌晨4点来到石狮现代医院急诊。从剧痛开始到就诊已过去9小时,B超检查发现左侧输尿管上段有个约6毫米的小结石,堵住了尿路,引发了肾绞痛。医务人员立即为她进行止痛、解痉和抗感染治疗。

 

别小看这颗“小石头”,它可能引发尿路梗阻、感染,甚至脓毒血症和DIC,死亡率高达20%-50%。小结石的“大危害”在于其潜在的梗阻和感染风险,绝非小事!早防早治是关键!

 

图片3.png

 

泌尿系统示意图:结石可能在肾脏、输尿管等部位形成,阻塞尿路引发严重后果。

 

 

一、什么是泌尿系结石?

 

泌尿系结石是指在肾脏、输尿管、膀胱或尿道中形成的固体结晶体,主要成分包括草酸钙(约占80%)、磷酸钙、尿酸盐等。结石大小不一,从米粒般细小到鸡蛋般巨大。即使是小结石(如5-6mm),也可能卡在狭窄的输尿管中,导致尿路梗阻,引发剧痛或并发症。临床上,结石多通过超声或CT发现,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中老年人群高发。

 

二、身体在“报警”:典型症状早识别

 

泌尿系结石的“招牌”症状是肾绞痛,常被形容为“一生中最剧烈的疼痛”。主要表现包括:

 

突发剧痛:单侧腰腹部刀割样疼痛,可放射至下腹、腹股沟或生殖器区域,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

 

伴随症状:恶心、呕吐(疼痛刺激迷走神经)、血尿(结石摩擦尿路黏膜)、尿频尿急(下段结石刺激膀胱)。

 

危险信号:发热、寒战提示合并感染;腰痛伴无尿,可能为双侧梗阻导致急性肾衰竭。

若出现以上症状,切勿拖延,立即就医!

 

图片4.png

 

 

 

肾绞痛典型症状:突发腰腹部剧痛,可放射至下腹或生殖器区域,常伴血尿、恶心等

 

三、谁在“制造”这些石头?常见成因剖析

 

结石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

饮食因素:高盐、高蛋白、高嘌呤饮食(如海鲜、动物内脏、啤酒)增加尿液晶体成分;饮水不足(每日<1500ml)导致尿液浓缩。

 

代谢异常:高尿酸血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胱氨酸尿症等,促进结石生成。

 

生活习惯:长期憋尿、久坐不动、脱水(如高温作业或长途驾驶)加剧风险。

 

解剖因素:先天性尿路狭窄、前列腺增生等,易导致尿液淤积。

 

四、精准侦查:诊断方法一览

 

及早诊断是控制危害的关键:

 

尿液检查: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增多(血尿)、白细胞增多(感染)。

 

影像学首选:CT尿路成像(金标准,检出>1mm结石,评估梗阻位置);超声筛查(适用于孕妇、儿童,但中段输尿管显示有限)。

 

血液生化:监测肾功能(肌酐、尿素氮)、感染指标(白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

 

其他:如需明确结石成分,可行红外光谱分析。

 

 

 

五、治疗策略:从急救到根治

 

治疗需因石而异,强调个体化:

急性期“三部曲”:

止痛:双氯芬酸钠或吲哚美辛栓快速缓解疼痛。

解痉: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松弛输尿管,促进排石。

抗感染:根据尿培养选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

 

根治方案:

小结石(<6mm):药物排石+每日3000ml饮水“冲刷疗法”。

大结石(≥6mm):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适用于上尿路结石,CT值>1000Hu效果较差);微创手术(如输尿管镜碎石、经皮肾镜取石,或支架植入引流)

并发症处理:如脓毒血症,需ICU支持治疗,保护肾功能。

 

六、日常预防:从小事做起,远离“石头”

 

预防胜于治疗,牢记以下原则:

饮水黄金法则:每日1500-2000ml白开水,均匀分布,保持尿液稀释。
 

饮食控制:限盐(<6g/日)、限草酸(少吃菠菜、巧克力)、限嘌呤(少吃海鲜、内脏);均衡钙摄入。
 

生活习惯:避免久坐、憋尿;每周适度运动(如跳绳、散步),促进小结石排出。
 

高危人群:有家族史或既往结石者,定期复查尿液和超声。

 

图片5.png

 

多饮水、均衡饮食、适度运动,远离泌尿系结石

 

 

结语

 

泌尿系结石看似“小毛病”,实则隐藏“大危害”。突发腰痛+血尿=立即就医;结石排出≠治愈,定期复查才能防患未然。若您或家人出现不适,欢迎前来石狮现代医院泌尿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