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便秘小知识,你一定要了解


便秘小知识
TALL
01
为什么会便秘?


饮食(最常见)
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膳食纤维能像海绵一样吸收水分,软化粪便,并增加其体积,从而刺激肠道蠕动。精米白面、高脂肪、高糖食物吃得多,而蔬菜、水果、粗粮吃得少,是导致现代人便秘的首要原因。
饮水不足:肠道需要充足的水分来保持粪便的柔软。即使摄入了足够的纤维,若水分不足,纤维会变得干硬,反而可能加重便秘。
过度节食:食物量过少,无法产生足够的食物残渣来有效刺激肠道蠕动。

生活习惯
忽视便意:经常因为忙碌、场合不便而忍住便意,会导致直肠逐渐对粪便的刺激变得不敏感,粪便滞留过久变得干硬。
缺乏运动:久坐不动会使肠道蠕动减缓,腹肌和盆底肌的收缩力减弱,排便动力不足。
生活节奏改变:出差、旅行等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规律和排便习惯。

精神心理
精神压力大、焦虑、抑郁:肠道被称为“第二大脑”,拥有独立的神经系统(肠神经系统),情绪波动会直接影响肠道的功能,导致蠕动紊乱。

药物与疾病
药物影响:某些抗抑郁药、抗酸药(含铝或钙)、铁剂、阿片类止痛药等都有引起便秘的副作用。
疾病影响: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帕金森病、肠道本身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肿瘤)等。
02
如何科学改善便秘?
对于大多数功能性便秘,首选的、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不是依赖药物,而是调整生活方式。

可溶性纤维:溶于水,形成凝胶状物质,软化粪便。来源燕麦、大麦、豆类、苹果、柑橘类水果、胡萝卜。
不可溶性纤维:不溶于水,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来源全麦面包、麦麸、坚果、种子、绿叶蔬菜、花椰菜。
注意要循序渐进地增加纤维摄入,以免一下子摄入过多引起胀气。
保证充足饮水:每日饮水至少1.5-2升(约8杯水)。纤维需要吸水才能膨胀发挥作用,否则会“堵车”。温水、淡绿茶、清汤都是好选择。
适量摄入益生菌和益生元:益生菌(如酸奶、开菲尔、泡菜)有助于维持健康的肠道菌群平衡;益生元(如洋葱、大蒜、韭菜、香蕉)是益生菌的“食物”,能促进其生长。
固定时间:尝试每天在固定时间排便,通常在晨起后或餐后(尤其是早餐后),利用胃结肠反射(进食后引起的结肠蠕动增加)来建立规律。一旦有便意,立即如厕,不要拖延。
正确姿势:采用蹲姿或在使用坐便器时脚下垫一个小凳子,使膝盖高于臀部,模拟蹲姿。这个姿势能拉直直肠角,减少排便阻力,使排便更顺畅。
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行。运动能刺激肠道肌肉的自然收缩,加速粪便移动。
腹部按摩: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腹部,每天2-3次,每次5-10分钟,可促进肠道蠕动。
通过冥想、瑜伽、深呼吸、听音乐等方式减轻压力。
保证充足的睡眠,维持规律的作息。
03
常见误区澄清


排便频率因人而异,从一天三次到一周三次均属正常范围。判断便秘更关键的标准是粪便性状(是否干硬)和排便感受(是否费力、不尽)。

注意:未熟透的香蕉含有大量鞣酸,反而会抑制胃肠分泌和蠕动,加重便秘。

很多茶(尤其是红茶)含有鞣酸,具有收敛作用,喝多了反而可能加重便秘。

这是非常危险的想法。长期滥用刺激性泻药会损伤肠神经系统,导致结肠无力,使治疗变得更为困难。
便秘小知识
TALL



闽公网安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