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电话
189 6023 9120

门诊时间
365天24小时无假日医院

当前位置: 主页 > 医院新闻 >

便血以为是痔疮,63岁阿姨确诊肠癌!医生:这5个症状千万要当心

本文已帮助人    日期:2025-11-13 14:38    来源:石狮现代医院    字体大小【小】【中】 【大】

如果

最近你上厕所的频率发生了变化

从原来3天1次,变成了1天3次

图片

或者“发挥极其不稳定”

时而“畅通无阻”

时而坐到腿麻,还是“颗粒无收”

图片

甚至刚起身没多久,又觉得肚子隐隐作痛

总想再回去蹲一会儿……

别不当回事

这可能是大肠在向你“求救”

图片

前不久,63岁的张阿姨

就遭遇了这样的状况

直到就医检查后

才发现背后隐藏的健康危机

↓↓↓

 

 

图片

 

便血以为是痔疮

 

63岁阿姨竟查出直肠癌

 
 

 

近一个月来,63岁的张阿姨遇上了“难言之隐”,大便干结,总感觉排不干净,偶尔还能看到血迹。“准是痔疮又犯了!”抱着这个想法,她自行买了痔疮膏和口服药,没太当回事。

图片

可用药一段时间后,症状不但没好,反而越来越不舒服。心里发慌的她,这才来到附近的医院就诊。

 

接诊医生详细问诊后,建议她做肛门指检和肠镜检查。一听要做检查,张阿姨第一反应是抗拒:“又费钱又受罪,没必要吧?”

 

在医生的耐心劝说下,张阿姨最终接受了检查。结果让人后怕:肠镜发现,她的直肠内竟长了一个“菜花样”的肿瘤,表面有渗血。后续病理活检结果确诊为“直肠癌”

 

幸运的是,由于发现还算及时,医生迅速组织会诊,为张阿姨安排了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手术,这才捡回一条命。

 

 

图片

 

如何区分是痔疮还是肠癌?

 

医生:关键看这两点

 
 

 

像张阿姨这样,误将直肠癌当作痔疮的情况并不少见。一旦便血就开始自行用药,往往导致病情拖延,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图片

石狮现代医院肛肠外科主任指出,痔疮和直肠癌虽然都可能出现便血,但两者本质完全不同,关键看以下两点:

01 看颜色与状态

痔疮便血:通常为鲜红色血液,多在便后出现,可能是卫生纸上带血、滴血甚至喷血,但血液不与粪便混合。

 

肠癌便血:血液可呈鲜红色、暗红色或黑色,常与粪便或黏液混合在一起,形成所谓的“黏液脓血便”。

 

02 看伴随症状

痔疮:主要感觉是肛门处的肿物、疼痛或坠胀感。

 

肠癌:常伴有排便习惯改变(如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里急后重(总感觉想拉又拉不干净)或不明原因的消瘦。

 

 

 

图片

 

警惕是肠癌来临

 
 
图片

除了便血,身体出现以下异常变化,也可能是早期肠癌的信号,请务必提高警惕:

01
腹泻

如果长期(超过3个月)大便不成形、每日腹泻超过3次,且排便无规律,需警惕是肿瘤刺激肠道所致。

02
便秘

肿瘤长大后可能堵塞肠道,导致大便难以排出,从而引发不明原因的便秘。

03
大便变细

若发现大便持续变细、变扁,如“挤牙膏”状,可能是肿瘤挤压肠道、占据空间的结果。

04
腹部包块

重点关注中下腹的隐痛或胀痛。如果能在腹部摸到质地较硬、位置固定且不痛的包块,尤其需要警惕。

05
不明原因的消瘦和贫血

在没有刻意减肥的情况下,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骤降、贫血、乏力或持续低烧,可能是肿瘤消耗身体营养的信号。

 

 

图片

 

这几类人

一定要做肠镜检查

 
 

 

肠癌早期往往“悄无声息”,症状隐蔽,单靠感觉很难察觉。等到有明显不适时,可能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图片

(图源: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

石狮现代医院肛肠外科主任建议,45岁以上人群,无论男女,都应至少做一次肠镜检查。如果检查结果正常,可每5~10年复查一次。

 

但如果您属于以下任一情况,应将筛查年龄提早至40岁,并提高检查频率:

肠癌高危人群:
图片
  • 本人有结直肠息肉史;

  • 有结直肠癌家族史;

  • 本人有其他癌症病史;

  • 长期慢性腹泻、便秘或大便习惯改变;

  • 有炎症性肠病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