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自己患有肛肠疾病?主要看这些
很多朋友对于肛肠疾病的认识仅限于痔疮,甚至认为痔疮就是肛肠疾病的全部。肛肠病,就是肛肠部位,即肛门、直肠和结肠(即大肠)发生的各种疾病,因此肛肠疾病的范围涉及大肠及肛门部位所有良恶性疾病。

大肠肛门疾病是非常复杂的,它包括感染性疾病、大肠炎性疾病、排便障碍性疾病、肛门皮肤性病、大肠良(恶)性肿瘤和先天性肛门病等,有180余种之多。
比较常见且发病率较高的有:痔疮、肛裂、肛周脓肿、肛瘘、直肠脱垂、直肠息肉、结肠炎、便秘、结直肠肿瘤等;以及肛门皮肤病、肛窦炎、直肠溃疡、直肠炎、直肠前突、直肠脱垂、肛门直肠狭窄、肛门失禁、肛乳头瘤、尖锐湿疣、肛门直肠外伤等。
肛肠疾病临床症状也较多:包括肛门和腹部疼痛、便血、便秘、肛门部有物脱出、肛门部流粘液或血水、肛门部肿块突起、肛门直肠异物感、腹泻、粘液血便、排便困难、大便外形改变、恶寒发热、腹满、恶心呕吐、腹部包块、贫血等。



引起肛肠疾病的常见原因
一、不良排便习惯
●上厕所看手机、看书等
一旦带上手机,没个十几二十分钟是出不来的,而蹲厕时间长,容易造成肛门直肠内瘀血而诱发疾病。如痔疮、便秘等,如厕时间建议控制在5分钟之内。
●上厕所抽烟
上厕时吸烟能缓冲大脑的排便反射,会干扰大脑对排便传导神经的指挥,使得原本产生的便意消失,没有及时排出的便便就会堆积在肠道,造成便秘。
●排便用力过猛
一些人不管排便感受是否强烈,盲目不停地用力,只能使直肠肛门和盆底肌肉增加不必要的负担与局部瘀血,导致疾病发生和发展。
●喜欢憋大便
由于粪便里含有硫化氢、粪臭素、胆固醇代谢产物等多种致癌物,因此在肠道里积存久了,就会被重复吸收,刺激肠黏膜。

二、腹泻、便秘
腹泻和便秘均是肛肠疾病的重要发病因素。便秘是最大的祸根,直肠内长期滞留有毒物质不仅可诱发直肠癌,且粪便堆积,影响血液循环。用力解出干燥粪块,必然会使肛门承受较大压力,产生瘀血、胀肿、裂口等一系列病理改变。
腹泻常是结肠疾病的临床表现,腹泻也能使肛门局部感染机会增多,产生肛窦炎、炎性外痔、肛周脓肿等疾病。
三、不良饮食习惯
大鱼大肉、高蛋白、高脂肪等油腻食品摄入量大增,而纤维食品进食相对减少,就很容易引起大便干燥。过量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或过量饮用高浓度烈性白酒,可促使痔疮发生或诱发肛肠疾病急性发作。暴饮暴食,随便吃点或不吃;休息时一天只吃一顿或两顿饭等,会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引发便秘而导致的肛裂。
四、长期久坐久站
久坐则血脉不行,血脉不行致浊气淤血,流注肛门而生痔,久站也能导致痔疮发生,都是痔疮的高发人群。
五、慢性疾病
如长期营养不良,体质虚弱,引起肛门括约肌松弛无力。长期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由咳喘造成腹压上升,盆腔瘀血。慢性肝炎、肝硬变、腹泻、结肠炎等均是肛肠疾病发生的诱因。故在预防中应注重病人的全身状态,采取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


肛肠疾病自测方法
1.是便秘?还是腹泻?
如果你排便次数减少(<3次/周),粪便干硬,排便费时费力、排出不尽或需手或其他方法辅助排便;症状持续至少6个月。那你可能出现了便秘的症状。
如果你每天大便3次以上,每天大便总量大于200克,并且大便含水量超过85%,那你很可能出现了腹泻症状。
2.看大便形状
最理想的大便形状应该是第四型,第三型和第五型也在可接受范围内。
第一、二型大便过硬,原因可能是我们平时水喝得太少、高纤维食物进食较少,使胃肠道蠕动过慢引起的,这时应多喝水、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同时,我们也得警惕是由于炎症性肠病、肿瘤、直肠脱垂等肠道病变引起的便秘,如果便秘长期存在,则需及时就医诊断。
第六、七型大便稀软,甚至不成形,属腹泻的症状。这可能是消化不良、肠道炎性疾病等原因引起,腹泻严重的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3.看大便颜色,判断是否正常,如下图:

4.看排便习惯是否改变
每个人的排便习惯虽不一样,但都是成规律的,从一天2-3次到3天一次都算正常。
但如果排便习惯突然发生改变,如大便变细,排便频率发生变化,大便里持续有血,拉完大便却觉得拉不干净等等,并且这样的现象持续了一段时间,就要警惕是身体患上某种疾病而发出的信号,需要及时就医检查了。


只要我们预防得当,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肛肠疾病。
1.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排便时全心全意,不玩手机不看报,每日定时排便1~2次,每次排便时间在5分钟内,排便时不可过度用力。
2.尽量减少或避免辛辣刺激、油腻煎炸食物,每日适当多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便秘的发生。
3.每日保证饮水量大于2000ml,可减少大便干结,预防便秘。
4.避免久坐久站,进行适当的运动和活动,同时可降低泌尿系结石发病率。
5.注意保持肛门清洁卫生,若条件允许时,排便后立即清洗肛门,及时更换污染内裤。
6.肛门功能锻炼,可防治痔疮等疾病,锻炼方法如下:
(1)提肛运动将肛门收缩,向上提,坚持3至5秒,再放松,每天2次,每次2至3分钟;
(2)导引法一足踏地,一足屈膝,左右交叉反复屈膝动作,每天2次,每次3至5分钟;
(3)仰卧屈膝法两手放在头枕部,屈双膝,同时提肛吸气,放松时呼气,每日2次,每次3分钟。
温馨提示:人们对痔疮、肛瘘等许多肛肠疾病的发病征兆抱侥幸心理或因害怕治疗而不就诊,这些都让疾病有机可乘,其实很多肛肠疾病都是患者日积月累而成,一拖再拖的后果往往使病情恶化。因此,如果出现有痔疮、便血、肛门脓肿、肛门瘙痒、肛门出血、黑便、肛门潮湿、腹泻、便秘等症状,应该及时到正规专业肛肠医院进行检查,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闽公网安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