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居多,恶变极低——带你科学认识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子宫肌肉层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它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
良性性质: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子宫肌瘤不是癌症,恶变(变成肉瘤)的概率极低(约0.1%-0.5%)。
常见性:据估计,约有20%-80%的女性在育龄期内会患上子宫肌瘤,尤其是在30-50岁之间。很多女性可能患有肌瘤但自己并不知道,因为它们通常不引起症状。
根据肌瘤在子宫壁上生长的位置,主要分为三类:
1、肌壁间肌瘤:最常见的类型,生长在子宫肌壁内。
2、粘膜下肌瘤:向子宫腔内突出,即使很小也可能引起严重的症状,如月经过多。
3、浆膜下肌瘤:向子宫外表面突出,有时会通过一个蒂与子宫相连(带蒂浆膜下肌瘤)。
一个子宫可能同时存在多种类型的肌瘤。
大约一半的子宫肌瘤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当出现症状时,通常包括:
1、月经异常:
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
出现血块。
非经期出血。
2、压迫症状:
盆腔疼痛或压迫感:感觉下腹坠胀。
尿频、尿急:肌瘤压迫膀胱。
便秘或排便困难:肌瘤压迫直肠。
腰背酸痛。
3、其他症状:
腹部肿块:肌瘤较大时,可能自己摸到下腹有硬块。
疼痛:性交痛、痛经等。
生育影响:可能影响受孕,或增加流产、早产的风险。
贫血:由于长期月经过多,导致乏力、头晕、面色苍白。
激素水平:雌激素和孕激素被认为会刺激肌瘤的生长。
遗传因素:家族史(如母亲或姐妹有肌瘤)会提高患病风险。
其他风险因素:
年龄:育龄期女性风险高,绝经后肌瘤通常会萎缩;
肥胖;
初潮早(<10岁);
未生育。
医生通常会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诊断:
1、盆腔检查:医生通过触诊感知子宫的大小、形状和质地。
2、超声检查:最常用、最经济的影像学方法,包括腹部超声和更清晰的阴道超声。
3、磁共振成像(MRI):能最清晰地显示肌瘤的大小、数量和位置,常用于制定手术计划。
4、宫腔镜检查:将带摄像头的细管伸入宫腔,直接观察粘膜下肌瘤。
5、腹腔镜检查:微创手术,可直接在镜下观察子宫表面的情况。
治疗方案取决于症状的严重程度、肌瘤的大小和位置、患者的年龄以及是否有生育计划。
1、观察等待
适用情况:肌瘤小、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接近绝经期。
做法:定期(如每6-12个月)复查,监测肌瘤的变化。
2、药物治疗
目标:控制症状(如减少出血),但不能根除肌瘤。
3、手术治疗
A、子宫肌瘤剔除术:
目标:只切除肌瘤,保留子宫。
适用人群: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女性。
方式:可通过开腹、腹腔镜(微创)或宫腔镜(针对粘膜下肌瘤)进行。
B、子宫切除术:
目标:切除整个子宫,是唯一能根治子宫肌瘤的方法。
适用人群:症状严重、无生育要求、肌瘤多发或怀疑有恶变的女性。
方式:开腹、腹腔镜或经阴道。
影响:术后不再有月经,也无法生育。
4、无创或微创治疗
子宫动脉栓塞术(UAE):通过阻断供给肌瘤的血液,使其萎缩。适用于希望避免手术但又不愿保留生育功能的女性。
聚焦超声治疗(海扶刀/HIFU):利用高强度超声波从体外“烧死”肌瘤组织,无创,恢复快,但并非所有类型的肌瘤都适合。
对怀孕的影响:大多数患有子宫肌瘤的女性可以正常怀孕和分娩。但某些位置的肌瘤(如粘膜下肌瘤)可能会影响受精卵着床,或占据胎儿生长空间,增加流产、早产、胎位不正的风险。
怀孕对肌瘤的影响:孕期激素水平升高,可能刺激肌瘤快速生长,有时会引起疼痛(红色变性)。
处理:孕期通常以保守观察和支持治疗为主,极少进行手术。
虽然没有特定的饮食可以治愈肌瘤,但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有助于控制其生长和缓解症状:
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
控制红肉摄入:一些研究认为大量摄入红肉可能增加风险;
维持健康体重:肥胖是明确的风险因素;
定期锻炼;
管理压力。
子宫肌瘤是一种非常常见且绝大多数为良性的疾病。如果被诊断出患有子宫肌瘤,请不要过度焦虑。
关键步骤是:
1、咨询专业医生:与您的妇科医生充分沟通您的症状、担忧和生育计划。
2、进行全面检查:明确肌瘤的类型、大小和位置。
3、共同决策:根据个人情况,与医生一起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从观察等待到药物治疗,再到各种手术或微创治疗。





















闽公网安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