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电话
189 6023 9120

门诊时间
365天24小时无假日医院

当前位置: 主页 > 医院新闻 >

泌尿系结石防治:这些认知误区,你该弄明白了

本文已帮助人    日期:2025-08-30 15:46    来源:石狮现代医院    字体大小【小】【中】 【大】

提到泌尿系结石,不少人脑子里会冒出“疼起来才要治”“草酸食物碰不得”“碎石后就万事大吉”等想法。

 

但这些看似 “常识” 的认知

可能让小结石拖成大问题 —— 

有人因 “结石不疼” 拖延治疗,最终引发肾积水;

有人为防结石完全戒掉草酸食物,反倒因营养失衡加重风险;

还有人觉得 “多喝水就行”,

却不知不同结石有不同的预防逻辑。

 

 

 

 

 

误区一:结石不疼就不用管?

“门诊遇到过患者,体检发现肾结石但没症状,拖了两年没复查,再就诊时肾积水已经很严重了。” 主任解释,结石是否需要治疗,关键看是否阻塞尿路,而非疼不疼。输尿管结石因容易阻塞尿液排出,往往疼得剧烈,反而能被及时发现;而肾结石若没阻塞输尿管,可能长期 “潜伏”,但时间久了会压迫肾实质,损害肾功能。“就像水管里的石头,堵住水流后哪怕没声音,也会慢慢把管子撑坏。”

 

 

误区二:预防结石,多喝水就行?

“多喝水是基础,但不是所有结石都靠‘多喝水’能防住。”主任以不同结石类型举例:草酸钙结石患者每天喝 1.5-2 升水即可,但要注意控制草酸摄入;尿酸结石患者除了喝水,还需碱化尿液;而胱氨酸结石患者,不仅要多喝水,还得限制蛋氨酸(如肉类、鱼类)摄入。他特别提醒,夏季出汗多,饮水量可增至 2.5-3 升,但心肾功能不好的人,过量饮水可能引发水肿,需遵医嘱调整。

主任说道,喝水类型上,自来水需烧开后再饮用,以杀灭病原微生物;矿泉水可补充矿物质,但长期过量可能增加肾脏负担,且部分产品可能受污染;纯净水能减少污染物摄入,但长期饮用可能导致矿物质缺乏。建议交替饮用矿泉水与纯净水,或以烧开的自来水为主,并观察尿液颜色调整。

 

 

误区三:草酸钙结石患者,草酸食物碰都不能碰?

“很多人查出草酸钙结石,就把菠菜、苋菜、豆腐全戒了,这其实没必要。” 主任分享了一个案例:一位患者因过度忌口,导致钙摄入不足,反而引发骨质疏松,还增加了结石复发风险。他解释,草酸食物焯水后草酸含量能降 60%,且与高钙食物同吃(如菠菜配豆腐),钙会与草酸结合形成沉淀,减少肠道吸收。“关键是‘适量’,而非完全禁止,饮食均衡比‘一刀切’更重要。”

 

 

误区四:体外碎石后,结石就好了?

“体外碎石只是第一步,后续排石和预防更关键。” 主任强调,碎石后 1-2 周需做 B 超复查,确认碎片是否排出 —— 曾有患者碎石后没复查,碎片阻塞输尿管引发二次疼痛。他补充,直径超过 2 厘米的肾结石,强行碎石可能导致碎片堵塞输尿管,更适合微创内镜手术;而所有结石取出后,都该做成分分析,“知道结石是什么‘做’的,才能针对性预防复发,比如尿酸结石要低嘌呤饮食,草酸钙结石要控草酸”。

 

 

图片

最后提醒:泌尿系结石防治是场 “持久战”,从饮食、饮水到治疗、复查,每个环节都得讲科学。避开这些认知误区,才能真正远离结石困扰,守护泌尿系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