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为何可怕?从麻木到溃疡,这些发展阶段要警惕


很多糖友会有这样的体验:冬天脚踩在冰凉的地面上没知觉,泡脚时水温过高也不觉得烫,甚至鞋子里进了小石子、袜子磨破了皮肤,都要等到肉眼看见伤口才发现。这其实不是 “皮糙肉厚”,而是糖尿病足的早期信号 —— 周围神经病变。
长期高血糖会像 “腐蚀剂” 一样损伤足部神经,导致感知能力下降,尤其是痛觉、温度觉、触觉变得迟钝。这种 “没感觉” 看似不影响生活,实则暗藏危机:比如脚被烫伤、被异物划伤时,自己察觉不到,伤口就容易慢慢恶化;再比如走路时姿势不当,足部受力不均,也会在不知不觉中造成隐性损伤。
应对建议:
•每天睡前用 37-40℃的温水泡脚(用手背或温度计试温,避免烫伤),泡完后用柔软毛巾擦干,重点擦干脚趾缝;
•每周检查足部 2-3 次,借助镜子观察脚底、脚趾缝是否有红肿、划痕、脱皮,若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如果第一阶段的神经损伤没被重视,高血糖还会进一步影响足部血管 —— 导致血管狭窄、堵塞,血流无法正常输送到足部,引发缺血性病变。此时最典型的症状就是 “间歇性跛行”:走路时突然感觉小腿、脚掌酸痛、无力,必须停下来休息几分钟才能缓解,但继续走路后,疼痛又会再次出现。
这是因为走路时足部需要更多血液供氧,而堵塞的血管无法满足需求,就会通过 “疼痛” 提醒你:血管已经出问题了。如果这个阶段还不干预,血管堵塞会越来越严重,即使不走路,也可能出现 “静息痛”—— 夜间睡觉时,足部会传来持续性的刺痛、胀痛,甚至痛到无法入睡,只能把脚垫高才能稍微缓解。
应对建议:
•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也不要穿紧鞋、高跟鞋,选择宽松、透气、鞋底有弹性的鞋子(如运动鞋);
•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将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空腹血糖 4.4-7.0mmol/L),减少血管损伤;
•若出现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及时到医院就诊。





神经损伤 + 血管堵塞,会让足部变得异常脆弱,哪怕是一个很小的伤口 —— 比如脚趾甲剪破皮肤、磨出水泡、脚气引发的脱皮,都可能发展成难以愈合的糖尿病足溃疡。
和普通伤口不同,糖尿病足溃疡有两个致命特点:
一是愈合慢。由于血管堵塞,伤口缺乏足够的血液供应,营养和修复细胞无法到达,伤口可能几个月甚至半年都长不好;
二是易感染。神经损伤导致伤口感知不到疼痛,患者可能没及时处理,细菌就会趁机滋生,从局部感染扩散到整个足部,出现红肿、流脓、发臭等症状。
更可怕的是,溃疡还会逐渐加深 —— 从皮肤表层慢慢侵蚀到皮下组织、肌肉,甚至穿透骨头,形成 “窦道”(伤口深处与外界相通的通道),此时治疗难度会大大增加,截肢风险也会直线上升。
应对建议:
•一旦发现足部有伤口,哪怕只有针尖大小,也不要自行涂抹药膏或包扎,先用生理盐水轻轻冲洗,然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及时到糖尿病专科或足病科就诊;
•不要自行处理鸡眼、老茧,也不要用刀片、剪刀剪脚趾甲(尤其是趾甲变厚、变形时),避免人为造成伤口。


如果溃疡持续恶化,感染和缺血会进一步加重,导致足部组织因缺乏血液和氧气而坏死,出现坏疽。坏疽分为两种:
一种是 “干性坏疽”—— 足部皮肤变黑、变干、变硬,像枯树枝一样,没有明显的脓液,但会逐渐脱落;
另一种是 “湿性坏疽”—— 足部肿胀、发红,有大量脓性分泌物,伴有恶臭,感染会快速扩散,甚至引发全身感染(如败血症),危及生命。
到了这个阶段,为了防止感染扩散、保住生命,医生往往会建议进行截肢手术 —— 可能是截趾、截足,严重时甚至需要截到小腿、大腿。而截肢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大幅下降,还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比如截肢侧肢体的骨质疏松、血栓等。
应对建议:
•这是糖尿病足最严重的阶段,必须立即住院治疗,严格遵医嘱控制感染,同时通过手术清除坏死组织;


石狮现代医院出品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就医指南
就诊提醒:为节省您宝贵的时间,同时能享受到更舒适的就诊体验,请提前通过电话、官方微信公众号、网络等方式预约来院。
预约挂号:市民可通过电话:18960239120 (微信/QQ同号) 或 本公众号留言 进行预约,免挂号费,优先就诊。

石狮现代医院是一家集医疗、预防、康复、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是市医保定点医院,健康证指定办理医院。
医院科室齐全,有门诊部和住院部;现开设有内科、外科、妇科、泌尿外科(男科)、肛肠科(痔疮)、腋臭科(狐臭)、结石科(碎石)、骨伤科、中医科、康复医学科(儿童康复、老年康复、术后康复)、生殖健康与不孕症专业(不孕不育)、急诊医学科、预防保健科、超声诊断、医学检验等多个临床医技科室。
医院地址:石狮市香江路1118号(第六实验小学前)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咨询相关问题





闽公网安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