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问我答!关于痔疮问题,您想知道的都在这!→


痔病问答小课堂
健康科普


俗话说“十人九痔”
虽然有点夸张
但也恰恰说明痔的发病率非常高
是一种很常见的肛周疾病
到底什么是痔疮?
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又该如何治疗?
有哪些常见误区呢?
今天带您走进痔病问答小课堂

问:
什么是痔疮?
答
痔疮是一种位于肛门部位的常见疾病。它是由于肛管或直肠下端的静脉丛充血、淤血并肿大所形成的。从病理学角度来看,痔疮可以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内痔通常位于肛管齿状线以上,一般不痛,主要症状可能是出血和脱出。外痔位于齿状线以下,其表面覆盖肛管皮肤,主要表现为肛门不适、疼痛、瘙痒等。混合痔则是内痔和外痔的混合体,症状可能更为复杂。

痔疮的形成原因多样,常见的有长期久坐、久站、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过多摄入辛辣、油腻食物,膳食纤维摄入不足)、便秘、腹泻、怀孕、遗传等因素,导致肛门直肠部位的静脉回流受阻,从而引发痔疮。
问:
我得痔疮了吗?
答

要判断是否得了痔疮,得综合您的症状来看。常见的症状包括肛门疼痛、瘙痒、出血,或者感觉肛门有肿物脱出。如果您出现了这些情况,建议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检查诊断。
问:
便秘会得痔疮,腹泻肯定不会了吧?
答
便秘容易得痔,所以许多人误认为只要大便不干燥或腹泻就不会得痔,其实腹泻是痔疮的一个重要原因。腹泻蹲厕的次数会增加,腹泻多是肠炎造成,长期慢性炎症的刺激会造成肛门直肠局部血管变脆弹性下降,痔疮形成。这就是为什么要保持肛门局部清洁卫生的道理。
问:
肛门不疼不痒,肯定没有痔疮?
答

痔最常见症状是出血和脱出,一般不痛,只有伴血栓、炎症、水肿或嵌顿等急性发作才会痛。不能因为不疼就断定没有痔疮,反之,疼也不一定就是痔疮,肛裂、脓肿等会有疼痛症状。
问:
痔疮是小毛病,不用管?
答
痔疮是常见病,在初期不会带来太大的痛苦,但如果久拖不治,长期大量便血会导致重度贫血,痔嵌顿缺血坏死所致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痔脱出伴有的分泌物会引起肛周及会阴部皮肤湿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所以患有痔疮需要积极治疗。
问:
便血都是痔疮引起的?
答

大多数的鲜红色便血都是由于痔疮引起的,但肛裂、肠息肉、肠癌、溃疡性结肠炎以及其他肠道疾病等都可以导致便血。痔表现为无痛滴鲜血或喷血,肛裂出血伴疼痛,息肉出血量少,肠癌大多数为暗红色血液,伴黏液,大便次数增多等症状。肠镜检查排除肠道疾病非常有必要。
问:
痔疮手术痛苦大?
答
大部分人不愿意做手术,主要就是怕疼。肛门神经丰富,对刺激比较敏感,确实会产生疼痛。但现在的医疗技术发达,麻醉镇痛手段多样,手术是基本无痛的。术后可通过中药熏洗、耳穴压豆、穴位贴敷、口服或静滴止痛药、镇痛泵等多种方法缓解疼痛。
问:
做痔疮手术容易导致大便失禁?
答

痔疮的实质是扩大曲张的静脉团或正常的肛垫结构增生、肥大、下移所导致。正规的痔疮手术是在括约肌表面将痔核切除,不会损伤肛门括约肌,因此不会影响肛门的控便能力,不会出现大便失禁。
问:
痔疮做了手术还会复发,那我还做手术干什么?
答
痔疮早期可通过饮食生活习惯调整、药物等保守治疗缓解症状,保守治疗无效则建议手术。达到手术指征时及时手术治疗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如果拖着等到严重了再治疗,不但创伤大,疼痛感大,恢复时间长,且导致肛门狭窄的机率增大。术后注意饮食生活方式的调整,消除危险因素,绝大部分人可避免再次手术。
问:
夏天做手术更容易出现感染?
答
虽然夏天温度较高,更适宜细菌或者病毒的生长,但是在正常的医疗环境下,冬天与夏天术后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夏天手术治疗反而有其明显的优势,我们穿衣单薄,透气性好,更方便术后熏洗和换药。
问:
我怀孕了/哺乳期不能做痔疮手术?
答

孕产妇均是痔疮青睐的对象,很多处于哺乳期的产妇为了宝宝安全,忍受着痔疮的折磨而不敢手术,这也是误区。手术的影响是术中术后用药,术中的麻醉药一般在半天内代谢完,术后主要是抗生素和局部药,选择头孢类药并控制在1天内,可行手术治疗,术后1天即可正常喂奶。有不少孕妇朋友在怀孕期间对痔疮没有进行有效治疗,在生产过后变得更加严重。
问:
如何预防痔疮?
答
■ 戒除不良生活习惯:长期抽烟、喝酒、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高油脂、煎炸、熏烤的食品都可能促使痔疮的发生,所以应清淡饮食,少抽烟饮酒是预防肛肠疾病的关键。
■ 合理饮食:适当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当进食杂粮,不仅可以保证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摄入,还可以有效减少便秘的发生。同时,每天应该多饮水,切勿用饮料、浓茶来代替。

■ 多做提肛运动:每天做两组提肛运动,每组40-60次(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数量),可以有效地促进肛周的血液循环,减少痔疮、肛裂等疾病的发生。可选坐、站、仰卧等姿势,注意肛门部肌肉力量的使用以保证效果。同时可根据身体情况,坚持身体锻炼,可选择慢跑、太极、八段锦、散步等方式。
■ 科学排便:养成每天一到两次定时排便的习惯,每次排便时间不要超过5分钟,有利于保持大便通畅,促进肛周血液回流,减少痔疮等疾病的发生。有条件时可于便后用温水对肛门进行清洗,必要时每晚用温水坐浴3-5分钟。

另外,避免过度劳累,避免久坐久站久蹲,注意肛门卫生,有便秘或腹泻情况及时就诊,也是减少肛肠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闽公网安备